返回列表 发帖

阿尔巴尼亚的首都的位置和发展状况

2011053054032329.jpg

2011053054032329.jpg

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都城。城市的北、东、南三面为山丘环抱,山丘上长满地中海植物和葡萄,是全国最大城市。主要的港口有都拉斯、萨兰达和发罗拉。都拉斯是首都的外港。

在欧洲,地拉那算得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都城,它是阿尔巴尼亚全国最大的城市,有近70万人口。走在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街上,与别的东欧城市不同,地拉那街头跑的几乎是清一色的西欧产小轿车,而且奔驰、宝马等名车为数不少。当地的朋友告诉我,这些车都是阿尔巴尼亚到西欧打工的人通过各种渠道带回的二手车,据说目前阿尔巴尼亚是世界上人均拥有奔驰车比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不过,地拉那虽然车多,但交通设施却不够完善,十字路口很少有红绿灯,斑马线也模糊不清。另外,城市的交通秩序也显得有些混乱。司机违章停车、抢道的情况随处可见。两个熟人开车在路上碰见,他们经常会突然一个急刹车停在路中间,互致一番问候后再扬长而去,根本不管后面的汽车是否已经排起了长龙。在地拉那市中心的广场上,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斯坎德培横刀立马的青铜塑像依然矗立。国家博物馆门前,一位手握钢枪大步向前的妇女雕像也让人想起了过去一代阿尔巴尼亚妇女的英雄形象。但记者发现广场四周有不少新开的商店,店内陈设新颖,商品齐全,其中不乏邻国意大利的名牌服装、首饰,见到外国人进来,店主人几乎都会用简单的英语跟你套近乎。朋友告诉我,仅仅在几年前,地拉那的商店里还是灯光昏暗,物品单调。-

发展经济是大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初,阿尔巴尼亚曾一度濒临经济崩溃的边缘。据有关国际组织测算,在巴尔干乃至整个欧洲地区,阿尔巴尼亚是最贫穷和经济最落后的国家。因此,发展经济便成为阿尔巴尼亚面临的最紧迫任务之一。自1997年以来,由于国内政局趋向平稳和政府的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阿尔巴尼亚千疮百孔的经济逐渐得到恢复。老百姓的日子也比以前好过了。在地拉那的大街上,我看到人们穿戴都比较讲究,姑娘们打扮得也很入时,不少人手里拿着精巧时尚的手机。据悉,阿职工的平均月工资已由1993年的30美元提高到了现在的100美元,2001年阿银行内的私人存款数额比2000年增加了近20%。

近年来,特别是在2000年7月阿尔巴尼亚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阿政府很重视引进外资。从1990年到现在,进入阿市场的外资将近3亿美元,在阿投资的外国公司从0家增加到目前的1000多家,可口可乐、沃达丰等国际性大公司在当地开设了分支机构。而在1990年前,阿宪法还严格禁止接受外资和贷款。

不过,阿尔巴尼亚的经济也存在着种种隐忧。道路、能源等基础设施薄弱是阿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阿尔巴尼亚的交通以公路为主,但高速公路只有一条,长45公里,从首都地拉那通往港口城市都拉斯。从地拉那到阿北部的代乌代耶水电站有一条所谓的“国家一级公路”,由于缺乏维护,路面坑洼不平,汽车在上面行驶就像在跳舞。公路上,既有名牌的高档汽车驶过,也有农民赶着牛车缓缓而行,行人横穿公路毫无顾忌。

由于能源短缺,去年冬天,阿发生了近10年来最严重的电力危机,每天的发电量只能满足需要的一半,一些工厂被迫停产,一些外商甚至提出了撤厂的要求。高额外债和人才外流是阿尔巴尼亚经济发展的另一障碍。阿目前有近6亿美元外债,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4,平均每个国民负债200美元。近10年来,阿尔巴尼亚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人才有一半移居国外,阿最有名的地拉那大学因为教师大量流失不得不取消一些专业。因此,阿尔巴尼亚要想甩掉“巴尔干最穷国家”的帽子,还需作出大量的艰苦努力。

返回列表